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今天是正月十一,较往年提前一周开学上课。今天早晨我走进班级,眼前所见,最主要的,不是小别重逢的喜悦,而是忙碌的身影和焦灼的眼神,更有同学笑言“相见恨早”啊!但纵然有千般不甘,万般不愿,你却不得不重新回到这个让你既忧又喜的校园,见到又爱又怕的老师,捧起让你欢喜、让你愁的课本,然后在各种爱的名义下和压力山大的氛围中开始新学期的征程。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识的长进,生活中、校园里似乎有越来越多的无形的枷锁在掣肘着你、约束着你,让你挣脱不得,折磨着你那颗渴望进取但又偶有懈怠的弱小的心灵,使你感到迷茫和无助。如果真是如此,那真得要恭喜你,因为这一切都表明,你已经不再是那个妈妈怀里的无忧无虑的乖宝宝了,你已经初尝人生最真实的滋味。你,在成长!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的现实,其实,我们是生而不自由的。你去问问工人是否愿意做工?司机是否愿意赶路?摊贩是否愿意早起?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如此。 再问问我们自己,如果有可能,谁不愿意抛开繁重的作业,每天都能看到如血残阳?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歌,每个音符都是一缕香?谁不愿意时光逆流,失去的可以重新再演一场?答案一定是肯定的。从来就就没有人可以随心所欲,而随心所欲的一定不是在成长。渐渐地,你会发现“不得不如此”将会是人生的常态。我们不得不目送芳华流逝,不得不爱与被爱,不得不为成长储蓄力量。但是,绝不要认为一切都是最糟糕的安排,其实你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惊人的变化。不信,摸摸你的肩膀是否变得更有力量,看看你的眼量是否更加宽广,听听你的心跳是否变得更加和畅。这个变化融合了老师、家长默默无闻的付出和无限美好的期望。当然,还有你自己无可置疑的努力。它会将你引领到一个又一个神秘的未知领域!接受这一切,适应这一切,悦纳这一切,这是成长的第一要义!所以,希望你们都能坚强,因为每个人只能走自己的路,这一点任何人都别无选择。至于他人,顶多只能是个旁观者。成才有条魔鬼定律:先有痛苦,后有出路。少年一旦有了强大的内心,则无往而不胜,而一个软弱的人注定是不能远途的。岂不闻,毛泽东少有壮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范仲淹二岁而孤,却刻苦自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神童张居正受挫不失其志,终成一代名相。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常常会想起大学时的一个室友,他是学校有名的诗人、才子。我记得他在诗歌里写道:“痛苦在暗夜里流窜,希望在原野上燃烧”,这样有力的句子曾让我暗暗佩服,并自认为难以望其项背。可后来我发现,一次失恋竟然就将他完全击倒,他成了一个十足慵懒的人,贪吃懒做,和衣而卧。再后来,看到他病弱的母亲每日亲自为他周全衣食,再回想自己打少年时起,就已经能够独立和担当,我就再也不羡慕他了。毕业后我曾写信问他处境,他只说“无处寄生,流离失所”。汪国真曾说,“意志倒下的时候,生命也就不再屹立”。所以,正真的成长不是追求香樟树般的华丽,而要具有松柏的坚强和勇毅。这样,又何惧它风雪载途?其次,希望你们可以面朝阳光。譬如半亩良田,凡是日照充足的地方,庄家必然是秀丽多姿、青翠欲滴,一派生机盎然之景。反之,则姿色暗淡、形态萎靡,大煞风景。心灵同样需要有阳光的润泽,勇气、信念与理想恰是青春的营养,书籍里有满满的正能量,它们会将你引领到光明的路上。但是,无可否认,谎言、软弱、沮丧偶尔会像阴云一样流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和心灵的深处,这显然与青春的色调格格不入。不过无需担心,向阳花木易为春,希望你们听妈妈的话,听老师的话,听校长的话,尊重他们,敬畏他们。因为我们一直会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我想,一切少年郎,若能做到勇敢地接纳,坚强地处事,乐观地迎接每一天,那么他一定保持了成长最优雅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