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研活动

徜徉文化经典,传承中华文明

阅读次数:354 编辑:政教处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03-07

 

徜徉文化经典,传承中华文明
——我校教师参加第六期中华优秀传文化教育师资培训班


    4月9日至13日,我校政教处主任陈风华教师,代表我校前往山东泰安市,参加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组”组织的第六期师资培训班。来自全国11个省近300名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家庭教育”课题组的组长王新宏首先在开班式上阐述了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背景必要性。强调我们应该重视“齐家“文化,重视家庭教育和家庭建设。接下来,是五场专家讲座。
    原青岛教育科学硏究所、所长姜宏德教授做的题为《齐家之道》的专题报告。姜教授从家国情怀、亲睦乡邻、伦理齐家、齐家以礼、家教之道、养生之道等六个方面,阐释了齐家之道的内容和含义。
    来自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会长赵国柱,在他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专题报告中,系统介绍了传统文化的概念、教育意义、原则、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以及评价等问题。
来自山东师范大学的颜炳罡教授做了《<四书>与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题报告。颜教授从国学经典四书谈起,分别谈了为什么中小学要学《四书》;《四书》讲了些什么;如何读《四书》;如何教《四书》、学《四书》等四个方面的内容。颜教授告诉我们,国学应该像白开小,人人必须饮,而不应该成为少数人的奢侈品。
    江苏师范大学的陈延斌教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开展优秀家风、家风的研究,从科研的高度进行了专业的辅导,这对下一步即将开展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课题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最后一场报告,是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的赵晓霞所做的《在文化的时空浸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报告。她的视角新颖,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注重三种基本形式的观点:经典文本教育;文化仪式教育;博物馆教育。
    在每场报告之隙,来自山东东营垦利三小的宋宁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诵读《论语》。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学科的老师们,用并非标准的普通话,一起用声音与千年前的文明交流,声韵回荡,那场景分外动人。
    最后一天下午,大会对已开展四年并已结题的课题组成员,进行表彰。我区教育局朱玉东局长,作为课题工作开展优秀区,进行了经验交流。我校所承担的子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家校合作研究 ”被评为“优秀成果”,我校杨慧校长课题工作组织开展有力,成果显著,被总课题组评为“先进组织管理者”。

 

 

 

 

上一条: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