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德育天地 / 文明校园

龙湖中学道德讲堂报告

阅读次数:229 编辑:校长室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03-07

龙湖中学道德讲堂报告  

平等是最大的师德  

——我的平等教育观的形成故事  

王赵陈  

1997年我刚到龙湖中学,接手了初二(5)班。这是一个两极分化非常严重的班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是全年级的佼佼者,但调皮捣蛋的学生很多,学习成绩很差。为了改变局面,树立良好的学风,我花了很大的精力。每天早出晚归,基本是整天和学生“混”在一起。我让学生搞结对子帮扶,希望成绩好的学生能带动有潜力但贪玩、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我也利用放学后和休息日的时间,组织部分学生一起学习;课后有时间就组织学生踢足球、打篮球;抽时间到学生家里家访,很快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对影响班级纪律的学生进行严厉地惩罚,但当这些学生招惹了是非时,我也尽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班级里这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十分信任我,班级管理很快有了改变。毕业后,班级学生一直跟我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大家经常在一起相聚。我也以这届学生,特别是我们之间的良好师生关系而感到骄傲。后来他们都成家立业了,2008年一次相聚的时候,一个学生喝多了,哭着跟我说:老师,在我三年初中生活中,最幸福的记忆是你带着我们全班去博物馆参观,我在路上到处乱跑,你踢了我一脚,还有我们一起开了一次通宵新年晚会。但我最难受的记忆是去电视台参加节目,你带了36个同学,去春游的时候你带了20个同学,我们这些差学生你都不管了。  

我被他的话深深地震惊了。这些在当时的我的眼里根本没当作事的事,竟然在学生的心里留下如此深的印迹,而这印迹是用伤痛刻成的。我仿佛看到了十几双可怜的眼睛,从教室的角落里无助地望着我,望穿了我的身躯,也望穿了我的灵魂。我的灵魂开始颤抖了。  

我可能无法体会这些事情到底给这些学生稚嫩的心里带来了多少伤害,但我却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伤害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心底!我也无法估计这种伤害对这些学生到底意味着什么,但我却感受到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如果没有这些伤害,他们的人生一定会更绚丽!  

我曾经以为自己是一个跟学生关系很好的教师,也是一个对学生很负责的好教师,但这件事之后,我再也不敢这样自诩,而且面对这些学生时,羞愧常常在心头萦绕。这件事更让我更加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那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不平等的念头和行为。  

2002年开始进行新课程改革,我参加了多次培训,听了很多领导和专家的报告,接受了很多新的思想,但我真的把这些思想变成了自己的行为了吗?我连最起码的平等对待学生都没有做到,还何谈其他?平等对待学生是一切教育教学行为的起点,当失去平等时,所有的教育教学行为都是不公平的,所谓尊重,所谓人文,所谓理解,所谓关怀,所谓信任,都是一种假设,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空话。因为不平等的对待,其实质就是歧视!而这种歧视带来的后果,就是对生命的践踏和摧残。因为生命是没有等级的,人人生而平等,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但这些被践踏和摧残的生命却都会以尊重和感恩来回报我,这让我的良心不得安宁。  

这件事情之后,我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教育观念,也改变了我的课堂。我开始用一样的眼光看待我的每一个学生,我再也不粗暴地对待顽劣的学生。在错误面前,我的学生一律平等;每节课我的提问都会照顾到学习不好的学生,我的作业批改中会特别关注学习不好的学生,用文字鼓励他们;我会把每一个破损的作业本仔细地粘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怀;我会把留在教师办公室的学生一个一个叫回来,希望给他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我会让被罚站的学生坐下去听课,有一个学生不在课堂,我都会询问清楚;哪怕是再淘气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学校和课堂再次回来时,我都会认真询问他的情况,我只希望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在我的课堂上,他和其他同学是一样的。  

我们可能都听过很多教育者的教育故事,也被这些故事感动过,甚至这些故事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师德的伟大与光辉。但如果不是基于平等的教育,最多也只是同情或者怜悯,不能算作真正的教育。所以我说,平等是最大的师德,是教育的起点。  

今天我把自己的这段经历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就是希望我们每个做教师的人要时时反省自己的教育行为,能把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当作自己的教育原则,并真正体现在每个教育细节中,既为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也为不让自己留下难以释怀的终生遗憾。  

当然,我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平等不是我们生来就接受的教育,更不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原生文化,所以她不在我们的血液里,也就很难成为一种自然流露的生活态度。  

为了平等,让我们一起努力!